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材分析
1、本框题的地位及作用本框题是高一下册第五课第二节的第一个框题。在之前的第一节中,教材已经详细分析了“财政”这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接下来的 这一节就集中介绍了组织财政的最主要来源——税收。本框题,教材为我们从整体上介绍了税收的产生、含义、特征以及一些违反税法的行为和相应的处罚。在此基 础上,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可以说本框既是财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情感依据。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税收的基本含义,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以及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如何区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并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学会看书,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效率,深刻理解税收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增加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真理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违反税法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懂得依法纳 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增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 有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特征确定依据: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根本标志,抓住了其基本特征就等于抓住了税收的精髓。
3.教学难点及确定依据教学难点:如何认识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确定依据: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对于在校的高中生来说,对税收既熟悉又陌生。学生熟悉的只是国家有税收这一项认知,但对于税收的具体内容又非常陌生。通过选取不同 领域、不同性质的材料,在教学中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提出问题,采用设问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归纳、理解知识,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激 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集研究性、探索性、启发性为一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扩展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最终目的。
二、教学流程设计
1.导入新课每一年的四月份是我国税收宣传月,简要介绍第15个税收宣传月活动的开展状况,并结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名 为“在中国,纳税的感觉怎么样”的调查结果显示的“87.7%纳税人对权益所知甚少”现状,指出进一步增强公民纳税意识的紧迫性导入新课。这样既能激发学 生学习税收与纳税人相关知识的紧迫感,又为本课难点问题的探讨埋下了伏笔。
2.学生预习成果展示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2-3人形成一组,先选择他们想要负责的框题,预习并归纳出该框题内容的知识框架图,搜集本框内容相适应的时政材料或常识性的内容,并指出本框题的重点、难点。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是经济常识第五课第二节“税收与纳税人”的第一框题,恰逢我国第15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就由负责该框题并搜集到“12366纳税服务热线统一标识/宣传语”的付茜茜同学进行分析讲解。
在分析标识含义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令学生深思,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懂得相关税收的一些知识,再次体会依法纳税的必要性,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税收的一些认识,能够拓宽学生视野。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