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五、教学过程
1、设疑切入,引出正题。
(1)(展示四幅有关民族工业的图案)仔细观察这四幅“火花”图案,从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近代中国几种经济成分: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哪种经济成分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方向?以设问的方式切入课题,引发思考,激发氛围,调动兴趣,在教学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2、整合思路、梳理线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夹缝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初步发展(19世纪 末)---------------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914-1918)----------发展较快(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 沉重打击(抗日战争1937-1945)--------日益萎缩(解放战争1946-1949)----------从合理调整到社会主义改造 (1949-1956)
3、认定目标,设疑解难。问题一:看漫画,说寓意。从而得出结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革命性 和妥协性。(即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问题二:观图表,把1872-1894和1895-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相比,甲午战争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上升趋势,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原因何在?在当时有何影响?通过分析数据,让学生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在甲午战 争后出现一股热潮的原因及其影响,掌握知识点。思维发散:(展示三幅图片)分别是《溥仪退位》、《1919年清华大学生在焚烧日货》、《1914年帝国主 义国家参加一战》,请以这三幅图作为切入点,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为什么在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设计意图:对于知识与知识点之 间的联系,采用图片提示与学生阅读相结合,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突破重点。
4、体验感悟,内化升华。
(1)创设情景:让学生一边观看民族企业的有关图片,一边听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歌《把感动留在人间》,感受旧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假设你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名商人,你会选择什么行业?理由是什么?预测一下,在创业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困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以实践者的身份进入 真实的历史情景,让学生学习运用理性的知识印证感性的体验。并从“创业的艰辛”一环,归纳出民族企业的特点,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 主要因素,攻破了难点,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
(2)情感教育: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是近代许多仁人志士的梦想。周学熙、张謇、荣氏兄弟以实业救国;康梁掀起维新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虽然 梦想全都破灭了,但精神可扬,志气可嘉。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感悟?设计意图: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的形成,同时 也使学生深化知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中国的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实业救国”方案行不通。
(3)实践延伸:查找有关的网站,访问相关的人物,课外了解荣氏家族的后人荣毅仁、荣智健的创业史,以“荣氏家族百年沉浮”为主题,对荣氏企业的创业、发展史进行研究。设计意图:延伸课堂内容,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调查,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5、讨论小结,巩固练习。(1)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