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信息技术基础的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基础之上,来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知识。

  主要围绕因特网搜索引擎的使用展开教学,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和搜索技巧两块内容。本节的重点是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包括搜索引擎类型的确定、关键 词的选择、多关键词的使用、复合逻辑运算的组织等。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 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但我们的学生知识基础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层次分布比较明显。如果不能设计比较有效的搜索目标让同学们去练习,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学中既要注意基础知识又要注意知识的拓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搜索引擎的简单分类、工作原理、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站;

2)掌握网络信息查找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课件,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常用搜索引擎的比较与评价;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掌握信息查找技巧的重要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分类和使用;

教学难点: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四、教学策略:

(一)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以教导学,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实时讲 述、演示、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已有方法,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使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间的差异,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多相互交流,既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才能的舞台,也为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途径。

(三)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倡导尝试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有主见的尝试。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真正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