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和学习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从而颂扬博爱自由平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赏析---讨论---审美型”的教学模式进行。
1、图片故事导入
这个环节我将从贝多芬直接引入新课,先出示贝多芬的图片,问学生是否知道或了解这个人的简介资料,然后让学生分组对贝多芬的资料进行讨论和互相搜集、回答,之后我从贝多芬的故事、生平,主要创作引入新课,介绍新课内容〈欢乐颂〉出处和相关资料。
2、视频欣赏进入重点突破难点
在这个环节我会播放电脑课件,让学生视听欣赏本曲,引导学生在参与欣赏音乐的活动中探索发现,深化情感体验。这是本课的重点。设计意图是强化2个训练。 a .音乐欣赏学习也是创造性活动,《接受美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总会留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有待欣赏者通过想象去丰富和补充。” 因此 ,学生在参与集体性的欣赏中继续强化其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b.强化学生内心听觉训练。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据此,教学程序是“多听”。我遵循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引导学生带着在旋律创作中的问题有重点地听析曲中的音乐材料。
视听之后让学生用跟唱法学习歌曲,由于这首歌曲调很单纯,4/4拍子,学生在小学课本也接触过,所以完全有能力独立学会它。但能够完全无误地演唱好歌曲第 三乐句最后一拍与第四乐句连线相加的时值便是本曲要突破解决的难点。在这个地方我会乐曲重复播放,利用电脑比以前的录音机播放的好处,就是不用反复倒带, 直接点这一段就可以循环再现,为课堂省下不必要浪费的时间。这个环节我会对学生演唱歌曲进行检测,看是否已经解决了难点。方法有:A.全班同学或分组演唱 歌曲B.个别演唱难点旋律C.难点旋律数、打拍子
3、在学生熟练演唱歌曲后,进入讨论-审美阶段
学生复听整曲,在学会演唱后欣赏会有不同的感受,此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对歌曲的理解歌词的含义和作曲的风格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分析,并让学生感受一下唱 与朗诵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各抒己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获取的知识有一种成就感。让学生在一个融洽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积累音乐文化,培 养他们自主学习以及感受音乐的习惯,从而到达除了会学习、会欣赏、会讨论歌曲外,还会对歌曲对音乐进行审美,探讨歌曲所传达的意境最终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 人类的博爱精神。
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发表进行评价、归纳并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的表扬和鼓励。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加深印象。
六、 说板书设计:由于本节课采用的是电脑平台与课件相配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所以大部分教学板书内容均在课件中显示。
内容有:1、贝多芬的简单生平简介
2、〈欢乐颂〉乐曲简介
3、乐曲中难点乐句的旋律以及节奏节拍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请提出宝贵意见。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