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弋射收获图》是属于古代画像砖。故选D。
2.【答案】B。解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璨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故选B。
3.【答案】B。
4.【答案】A。解析:“六分半体”指的是清代郑燮(郑板桥)所创书法字体,世人亦称“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的字体。由于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燮戏称自己所创的这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故选A。
5.【答案】A。解析:作品为高更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解析: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一般是指15世纪、16世纪。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和中心的意大利,则要提前到14世纪。故选C。
9.【答案】D。解析:D选项体现了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要求。故选D。
10.【答案】C。解析:透视是指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物象立体效果的一种方法。故选C。
11.【答案】A。解析:具象美术的主要特征是艺术家所表现的形象基本上是对现实世界中人或事物的一种较为客观的反映。故选A。
12.【答案】A。解析: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故选A。
13.【答案】C。解析:C选项不能在教学情境中体现出来。故选C。
14.【答案】B。解析: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编写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材的过程中,应完整把握《标准》的基本精神,科学建构教材的框架体系,使编写的教材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故选B。
15.【答案】A。解析: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故选A。
16.【答案】A。解析:“造型•表现”是指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故选A。
17.【答案】B。解析: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18.【答案】B。解析:A项教师教的本质是引导;C项教学方法的技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是教学方法的新形态:D项只有积极的情感才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故选B。
19.【答案】D。解析:教案的撰写是文本形式和表格形式,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故选D。
20.【答案】C。解析: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以及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建设祖国的必然要求。《墨与彩的韵味》一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使学生能自主地选择工具及方法,对于墨与彩大胆地尝试,通过实践掌握花卉形象。故选C。
21.【答案】C。
22.【答案】A。
23.【答案】C。解析: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选C。
24.【答案】D。解析:美国佐治亚大学费德门提出的欣赏程序是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故选D。
25.【答案】C。解析:选项A不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理念;8表述“只发生在教学过程”的看法偏激;D最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依据,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学评价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教学过程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故选C。
26.【答案】D。解析:按照评价的主体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按评价的功能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的性质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故选D。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似与不似”也是中国艺术的一条美学原则,尤其是绘画作品,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观者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体现于不同其它物象的独有特点。在“是这一物象又不完全只是这一物象”之间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
28.【参考答案】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9.【参考答案】
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
30.【参考答案】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开展基本的美术教学活动的保障,也是提升美术教学的水准和扩大美术教学范畴的需要。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可以开阔视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美术教学建立在广阔的课程资源背景中。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