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真题解析【2014上半年教资真题】
下面是某校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课的教学片段。张老师在讲述了参考系运动和静止等概念后,播放了一段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视频,引导同学展开讨论。
张老师:同学们,谁能说这段视频描述了什么情景?
甲:乘电梯上楼。
张老师:是的,如果甲、乙和丙三位同学在楼下站着等电梯,这时他们看电梯中的乘客在……
甲:运动。
张老师:对!乘客在运动。那电梯中的乘客看这三位同学,比如看乙同学时,他会认为乙同学在……
甲:运动。
张老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掌握了。
丙:老师,我还有问题。甲说的不对,乙同学实际上是站着不动的,怎么说他在运动呢?
甲:按照书上说的,乘客看来乙同学就是运动的。
丙:乙同学确实是静止的呀!
张老师:大家记住,同学甲的回答是正确的,同学丙的回答不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坐标系……
问题:
1.分析学生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原有概念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2.分析张老师在该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
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物理概念。
【参考答案】
1.一部分同学,比如甲同学,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理解都是正确的,但部分学生,尤其是丙同学,关于“运动和静止”原有概念是: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就是静止的,相对地球运动的物体就是运动的。原概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正确的物理前概念是物理学习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其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物理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体系。
(2)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对物理现象、过程、材料的片面或错误理解而产生的前概念,会成为物理学习的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影响新知识学习,甚至歪曲新知识的意义,变成学习的障碍。
2.根据新课标关于教学评价的几个维度,该老师在一下几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1)教师角色把握,该老师直接向学生提问物体的运动形式,在各个环节都没有引导学生思考,没有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教师角色。
(2)学习环境的营造,该老师直接否定学生答案,并要求学生记住正确答案,具有专制、强迫的特点,没有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互动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环境。
(3)教学评价形式,该老师对学生评价时,简单的使用“对”“不对”“大家记住”等词语,违背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评价的“反馈性原则”和“激 励性原则”,没有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反馈获得改进的方法,也没有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没有采用委婉的语气和激励性的话语进行评价。
3.师:同学们,谁能说说这段视频描述了什么情景?
生:乘电梯上楼。
师:是的,如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楼下站着看电梯,这时电梯中的A乘客看到三位同学是静止还是运动呢?为什么?
生1:运动的,因为A乘客感觉,这三位同学离他越来越远,所以他认为三位同学在运动。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