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学习古诗《木兰诗》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种修辞手法,老师又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D.烟笼寒水月笼沙
2.在讲授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时候,老师让大家举出几个与该诗所表达的感情相同的诗句,下列诗句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老师在讲解《出师表》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句的句式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介宾短语后置,特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不适合用来举例的一项是(  )。
A.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老师在讲解《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一句中“帖”通“贴”的用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在学习到《醉翁亭记》中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我觉得欧阳修这句话不正确,欧阳修怎么知道禽鸟是乐的还是悲的呢?”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向学生讲明?(  )
A.你们要结合当时作者的心情,去揣摩作者的情感,再仔细好好感悟感悟。
B.好,既然存在问题就要弄明白,同学们可以先去搜集一些有关欧阳修的资料.了解一下社会背景,然后你们再来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
C.怎么不可能呢,同学们可以试着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小鸟——在树林里自由自在的飞翔.难道会不快乐吗?
D.同学们,我们一直在强调“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欧阳修和众人娱情山水得以排遣抑郁,心情是快乐的,那么他看到的一切景物都会是快乐的!
6.在学习《丑小鸭》之前,老师让学生说出该作者著的其他童话作品,下列符合要求的是作品是(  )。
A.《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B.《皇帝的新装》
C.《灰姑娘》
D.《睡美人》
7.八年级的王老师在讲解上册第五单元的《短文两篇》后,学生背诵完《陋室铭》觉得朗朗上口,又哲理深刻,于是提出让老师再推荐几篇。这时,几个学生说他们知道。下面几位学生的发言正确的是(  )。
A.孙同学:老师这是一篇励志散文,只要是文言散文都可以,如咱们学过的《木兰诗》。
B.王同学:不对,不对,《木兰诗》是叙事诗,应该推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张同学:你们都错了,《陋室铭》不是散文,而应该是骈文,我给你背诵几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和我曾经读过的《诗经.蒹葭》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常用四个字。
D.丁同学:错了,错了。虽然《诗经-蒹葭》和《陋室铭》是一类文章,但是它们不是骈文,而是韵文,骈文和韵文的区别在是否押韵,《陋室铭》和《诗经•蒹葭》都是押韵的,所以应该属于韵文。而不是骈文。
8.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B.设问措词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C.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
9.下列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B.培养学生语文实践和语言运用能力,强调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C.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D.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0.下列关于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教育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实践运用,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量化评价和客观化评价将是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B.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方式,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应该结合运用,但不可忽视定性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D.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11.阅读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初一下学期,我们曾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投影显示《饮酒》诗。学生齐读)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声音洪亮。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生1:表达了陶渊明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生2: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师:说得很好。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一位帮老师把课题、作者写在黑板上。(学生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再推荐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看着大屏幕,听他读得怎么样。(学生推荐,一位学生配乐读书。投影显示课文及图片)
师:这位同学已经写好了课题、作者,字写得很漂亮、很工整,谢谢你。读书的同学果然不负众望,课文读得很流畅,声音也很清脆。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以陶渊明的《饮酒》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B.教师用学生推荐的形式让学生书写和朗读,说明课堂上要完全听从学生的意愿
C.教师随文教授字词的读音,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D.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朗读做出恰当的、适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12.阅读下面一段《社戏》的教学实录,回答下面的问题。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社戏》。首先我们来看看题目,从题目来看,你们觉得社戏应该是一种什么东西。
生:一种文化艺术。
师:文化艺术。一种怎样的文化艺术呢?
生:一种戏剧。
师:我们做过一次实践活动——“戏曲大舞台”,你觉得它应该属于哪种戏剧?
生:没有研究过。
师:请坐。我们看看下面有个注释: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他是如何来描写这个社戏的。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到《社戏》这篇课文。
通过这个教学实录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采用的是哪种教学方法?(  )
A.讨论法
B.点评法
C.练习法
D.问答法
13.下面是教师在教授《中国石拱桥》时设计的教学重难点,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A.该教师从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抓住了说明文的教学重点
B.课文的教学重点应该落脚到情感的角度,而不应该是说明顺序
C.语言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是教师应涉及的说明文的教学重点之一
D.该教师对本文重难点的把握是合理的,体现了说明文的特征
14.在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试分析一个天才孩童最终变得连平凡人都不及的原因”。对这一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B.意在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C.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深入探究
D.再现文章的语言艺术,体现文章的语言美
15.在执教《孔乙己》时,有学生对文中的“孔乙已大约的确死了”提出疑问,认为大约和的确不能连用,前后矛盾。对此,教师的评价最合适的是(  )。
A.问得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词是否前后矛盾?
B.书本上怎么会错呢,你还是认真听课吧!
C.上课应该跟着老师的思路来。不要自己随便发挥。
D.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下面我们就通过对文章的解读来看看这句话究竟是作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