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重点文言虚词(三)】

1.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如:因拔刀斫前奏案……

2.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如:得复见将军于(在)此。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3.与

(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如:秦伯说,与郑人盟。

(2)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3)语气助词,通“欤”。如:无乃尔是过与?

(4)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如:吾与徐公孰美?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