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二十一首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

本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是为肃宗。杜甫自 鄜州羌村只身北上,前往投奔。但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回沦陷后的长安。公元七五七年三月,这座历经洗劫、繁华消尽的都城,沐浴美好春光里,杜甫忧伤地徘 徊于曲江一带,不禁感时念乱,睹物神伤,吟成了这首名作。

[春望]春日眺望。 [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依然存在。包含了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感慨。

[城]指长安。 [草木深]荒草林木,芜杂茂密。暗指人烟稀少。

[感时]感伤时艰。 [恨别]怅恨离别。

[花溅泪]有两种理解。一、人见花而溅泪;二、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溅,迸洒。

[鸟惊心]有两种理解。一、人闻鸟鸣而惊心;二、怅恨离别,鸟亦惊心。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此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连三月]谓战火延续,整个春天就将这样过去了。

[家书]家信。 [抵万金]极言其珍贵。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发。 [搔]抓。搔首是烦愁难遣时动作。

[短]这里指稀疏。 [浑]简直。

[不胜(shēng)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导读】

这首诗通过眺望沦陷后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前四句主要写春望之景,后四句主要抒春望之情。首联从大处落笔,总写眼中所 见。上句蕴含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深沉感慨,下句极写城池残破,人烟稀少的荒芜景象。“国”、“破”、“春”分别点明地点、背景、节令。第二联由大到小, 具体抒写自己在这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五、六句分别从“感时”、“恨别”转出,但下句又因上句而生。战火不断,是写国忧;消息隔绝,是说家愁。这两句深一 层写春日所感,直抒胸臆,自然真挚。尾联以正面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全篇的收束。通过白发日稀、频频搔首的外在形态,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乾坤含疮痍, 忧虞何时毕”的深广忧思。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