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师: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请快速抢答,并简单说明判断过程。(1)2Cm,4Cm,5Cm(2)2Cm,2Cm,4Cm(3)lCm,5Cm,3Cm
生1:(1)、(3)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2)不能组成三角形。师:为什么呢?
生1:根据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2+4大于5,2+2不大于4,1+5大于3。师:大家同意吗?
生2:我认为(3)不能组成三角形,因为l+3不大于5。
师:很好!大家对(1)、(2)没问题吧。对于(3),大家同意吗?你认为应该验证三个不等式,如果我们只验证一个不等式,大家看看行吗?生3:应该是每两条边之和都应该大于第三条边。
师:是吗?可是该怎样验证才最快啊?
生1:定理说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应该任意两奈边才对,我看只须验证1+3不大于5,是最小两边之和不大于最大一边。
师:非常好!大家看看,是吗?
生:是的。
师:好!我们考虑问题就是要这样,要全面、快速.要抓住关键的东西。问题:请对:上述案例进行评析。
2.在校长室,记者提出见识下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单,校长满足了记者的要求,拿出了该校学生的“八宝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由学校统一制作的、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袋。袋内可以装学生的操行成绩单、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最好的作文或周记、最满意的写字作业或英语口语录音、美术作业或创作画、小论文、小制作或其他获奖材料,甚至是学生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简而言之,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一个学期的大“成绩单”。它在年初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存,并整理本学年的有关材料,下学年初交给老师保存。这样,每位学生结业时就有五六袋足以证明自己的素质材料了。
问题:“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在当前你认为是否可行?
3.以下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记录:
今天要学习新课,首先对上一课进行复习。接着,在开始新课的学习之前,我请班上美术好的小明画了一条鱼,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小兰对鱼做了简单的描述,小刚的基础不太好,我在课前让他先行复习,所以他也能听得懂跟得上。由此,三种类型的学生都初步掌握了新课的基础学习,算是个好的开始。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反思找出理论依据,并说明对教育的启示。
4.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问题: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以评述。
5.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石榴苹果浓”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问题: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答题要点】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给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是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体验、领悟、积累的过程。多给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能够激励、鼓舞、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掘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课堂是活生生的学生思考的角度、速度是多种多样的,充满未知的因素,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因此,教师充分开发利用课堂的突然的问题,并能瞬时作出即时评价,则会紧扣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勃勃的生机。
2.【答题要点】优点:“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1)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2)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3)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4)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且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5)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7)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不足:(1)容易走形式、走过场;(2)内容太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3)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4)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5)不适于大班额评价用;(6)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7)如果各科都建,学生也会觉得烦。
3.【答题要点】(1)这位教师的反思的理论依据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的因材施教,就应该以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为依据,来对教学环境进行选择、创造和评定。
(2)给教育的启示是:①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②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③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
4.【答题要点】优点: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
缺点:片段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上片段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5.【答题要点】在此教学片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矛盾,学生的独特体验——要做石榴、苹果那样的人,没有错;文本的价值取向——要做花生那样的人,也没有错。当两个答案同时出现在课堂的时候,教师往往习惯于以其中的一个否定另一个,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两难抉择的矛盾。实际上,在学生经过争议之后,教师可以用巧妙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如:许地山的父亲为什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反而希望孩子们做花生那样的人呢?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情来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而化解这种尴尬的局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