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某个班级的老师在某个小朋友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你真棒!”又如,在低年级课堂上,这位教师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苹果状,一个苹果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苹果”,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就对他说:“对对对,这个苹果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努力。”

 

问题:请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2.在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对学生的言行都会给予好或坏的简单评价,至于这个评价是否恰当,他不曾细想。于是,学生将老师的评价变成了“圣旨”,神圣不可侵犯。

问题:请问这位教师该如何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3.师:在这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师:你觉得摸到哪种球能中大奖?(红球)大家想不想摸一下,摸到红球为大奖。教师请一名学生上来摸一摸,并发奖品。

师:你们也想来摸吗?(教师拿着袋子到每个小组,学生摸一摸)

师(故作疑惑):为什么刚才这么多的同学摸,中大奖的人却很少呢?生回答:因为红球少,不容易摸到。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球中奖?生:黄色,因为黄球个数多,容意摸到。

师:分析得真好。但真正摸奖活动的组织者才不会像你们这么大方,他们总把大奖放得很少,这样中奖的人才会很少,他们才能赚到钱。不过如果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摸奖活动,老师还是希望你们献上一份爱心。

问题:请对上述案例进行评析。

4.有一位学生在课堂土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你总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闾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评析该教师的评价方式。

5.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片段:①出示买卖的情境图(图标有泳圈的单价12元,篮球的单价15元)。

②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③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生:l5×3

师:应该怎样算呢?

生1:我用加法15+15+15=0+15=45(元)

生2:我用乘法10×3=30 5×3=15 30+15=45(元)

生3:把l5看成3个5,共有9个5,得45(元)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生1:用加法。

师:用加法也可以。生2:用乘法。

师:好的。

④练习70×5;24×2;13×5;31×3;34×2;24×4;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问题:请从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层面上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答题要点】这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可取,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造火花要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

2.【答题要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太强调外部条件对学生的评价,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动性的培养,很难发展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了评价的主体。如“我觉得他说得……”“我对他说的话有补充”。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的过程中又满足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位成功者,应采用激励的语言和动作,让课堂充盈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3.【答题要点】该案例中的评价具有启发性。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除了学到了数学知识,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活动的乐趣,还能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和净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成为一个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在课堂上,案例中的教师抓住“摸奖活动”这个机会,及时给学生们灌输了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样的评价虽然针对的是所有学生,但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学习也更积极了。

4.【答题要点】该教师用评语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价,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5.【答题要点】算法优化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而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优化的过程,是个体思维发展、提高的过程。如果不对算法进行优化,那么学生就没有收获,没有提高。在优化算法的过程中,教师务必注意两点:第一,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应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评价算法时,不要讲“优点”,而要讲“特点”,把优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第二,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一种方法。把优化的过程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