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论述题13.【答案要点】幼儿教师应按照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适应现象。感觉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2)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例如,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通过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出来。教学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引起知觉,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了解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专家点拨考生在回答此题时,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感知觉规律进行阐述,首先回答相关规律,然后回答如何在幼儿教育中使用这一规律,这样的论述才会比较完整。
四、材料分析题
14.【答案要点】小南的特点主要是任性、攻击性强,这反映的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环境因素:
(1)缺失。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没有相互学习的机会。
(2)独特。独生子女经历的独特性致使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
(3)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过度溺爱、过分保护都对其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小南的爸爸妈妈还存在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导致小南出现这些问题。
15.【答案要点】(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政策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专家点拨本题要求从“学前教育目标’’角度分析材料中所述的现象。考生首先要明确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什么,再依据教育目标分析题干中所述的现象,由此得出现实情况与教育目标的差距。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前教育也陷入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以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只有这样,才符合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