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音乐

1.音乐基本知识

(1)音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

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3)共鸣

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他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

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2/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

振动,是泛音。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高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不定音高

乐曲中所采用的没有明确音高的声音叫不定音高。实为噪声,原不属于乐章范围。现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如锯木声、折纸张声、打字声、扫地声、敲击声、嘘声、呼啸声等等。

(8)音名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采用的是:CDEFGAB。

(9)唱名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1、61a、7si。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1a。

(10)音域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11)调式

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乐曲之构成而无一定的调性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

(12)主调音乐

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

(13)单调音乐

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14)复调音乐

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基本相同。

(15)音阶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而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