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基本要求
中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中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当着重从身心发展要求、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中学生社会文化素质要求三个方面去展开工作。
(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当关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对中学生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中学生生理健康要求得以实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得到充分满足。
(2)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
中学的主体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观对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提出的要求是,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起全面发展的人所需要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
(3)中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要求
全面发展是对中学生社会文化素养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准备和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
(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遗传基因的差异,会给不同性别的人带来发展的差异。
所谓不因性别而造成受教育者的发展差异,做到促进男生和女生的共同发展,就是要做到不要因性别而形成一种性别学生发展的优势和另一性别学生发展的劣势。
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在语言、习俗等方面有差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在我国中学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意到民族差异,做到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发展,特别要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
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地域发展的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也要做到不同地域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社会中的家庭却千差万别。家庭有经济情况的差异,有家长社会地位的差异,有家长文化水平的差异,有家长性格的差异,有家长教育子女水平的差异,还有家庭结构的差异。家庭的这种种差异,可能会影响中学生的发展。
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特别要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给予身心发展状况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教育公正与中学生个性潜能差异
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对中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正确地对待所有的中学生,促进所有中学生的共同发展,并不是让所有中学生步调一致,而是让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在自己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