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方面的知识,是教育考试中必然涉及的考点,对于许多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的学员来说,总是存在着抓不住核心,记不住考 点,屡考屡错的情况,这根源于对基本知识没有很深入的理解。下面中公教育刘静茹老师就中国古代教育经典《学记》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帮助大家理解知 识。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第四十九篇(《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公元前403~前221)晚期。全书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全文1229字,分为20小节,每节基本上论述一个问题。《学记》对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育的制度、学校的管理、教育与教学的原则和 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的关系等问题,都有阐述,内容比较全面。它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有系统的 教育理论著作。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常考考点:
1.《学记》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2.《学记》的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3.《学记》的出处——写于战国晚期,《礼记》中的一篇,共1229字。
【考题再现】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老子》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以及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一、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原文:“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一段意思是说,处于君位的人如果想要建立国家,一定要教育先行,君子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教育。从本质上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考题再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二、教育原则与方法
1.豫时孙摩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豫”是预防,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时”是及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孙”指循序,教学要循遵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指观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体现了教育要遵循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相互观摩原则。
【考题再现】
“预时孙摩”的原则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孟子》
《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巩固性
2.启发诱导
原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这一段阐述的意思是:引导而不威逼,劝勉使学生增强意志力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引导而不威逼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严加管教则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则学生会用心思考。体现了教学当中的启发性原则。
推荐:
教师编制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教师招聘保过班,十余年年教学培训经验,带你一起冲刺考点!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