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安徽省合肥市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之简答题汇编第七章

第七章 言语与技能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第一,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而言语是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

第二,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是从全体社会成语的言语交际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其言语表达方式也不同。

第三,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如果说语言是交际的手段,那么言语就是指交际过程本身。

联系:

第一,语言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

第二,言语也离不开语言。言语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的,离开了语言,人就不能通过言语来进行交流和思维。

二、简述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

根据加里培林的理论,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1)活动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三、什么是高原现象,阐述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事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高原期。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一,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

第二,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

第三,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

第四,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

第五,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

第六,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

第七,自满情绪;

第八,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起成绩未显现出来等等。

就学生而言,由于学习兴趣下降,或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或因身体疲劳、疾病等情况,成绩也会出现停顿状态。

高原现象并不是技能形成过程的普遍规律,若技能结构比较简单,或者不具备以上各种原因,练习中可能不会出现高原现象。

四、影响有效练习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有效联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练习的目标,有无明确的练习目标是影响练习效率最重要的因素

(2)练习的速度和准确性。许多研究表明;在练习过程中先求快速后求准确与先求准确后求快速,两者在效果上有很大的差别

(3)练习时间的分配。一般认为分散练习优于集中练习

(4)练习方式。练习方式的好坏对技能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5)反馈。反馈是指学习者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每次练习后,学习者能及时知道自己哪些动作做对了,哪些动作做错了。然后再通过练习把做对的动作巩固下来,把做错的动作舍弃掉,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进行练习,促进技能的获得。

五、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有三个阶段:

(1)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所学的动作技能有初步认识,也就是使学习者对动作方式有所了解,在头脑中形成动作的映像,以便对所学的动作进行定向

(2)动作的联系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经过反复练习使个别动作联系起来。由于练习,使个体通过实际行动获得来自效应器官活动的反馈信息,原有的动作映像在本阶段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并有利于对动作的联系和调节

(3)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本阶段意识的调节作用已大大降低,肌肉运动感觉作用占主导地位,视觉对动作的控制进一步减弱。动作技能在本阶段已协调和完善,意识参与减少最低限度,人们的紧张状态消失,注意范围大了,并能根据情境变化,适当地调整动作技能。

六、简述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

了解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我们预防和矫治品德不良和犯罪

1.认识特征。品德不良学生的认识特征首先表现为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智利低,学习上有挫折感。这些人对道德规范认识不清,甚至有错误、模糊、颠倒的是非观,到高中阶段部分品德不良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不正确的人生观

2.情感特征。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的学生情感上的主要特征是缺乏正义感,爱憎不分,好恶颠倒。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们重感情、讲义气,极易感情用事,经常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冲动,做出粗暴的举动

3.意志特征。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的学生意志特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两级性;一方面是自卑、意志薄弱;一方面是自负、意志力畸形发展。这种畸形发展的意志力是为个人利益服务的,是与社会的需要、道德、法律背道而驰

4.动机特征。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的学生行为动机多为低级动机。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多为占有欲和性欲等低级动机所驱使

5.行为特征。品德不良的学生行为特征多表现为不讲文明、调皮捣蛋、恶作剧、无理取闹、欺负同学、不尊敬家长和老师;不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爱吵架、骂人、打架闹事;有厌恶家庭和学校的非社会性行为,如出走、逃学等;有偷窃、流氓等行为

常有学生说:“为什么每次考试我越想考好越考不好呢?”试评析这一现象,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说明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耶 基斯——多德逊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此时学习效率 最高;一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强度过强时就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研究还认为;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 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如 题中所说的学生,他的动机太强,对考试分数及其他方面的期望值太高,于是造成心里压力,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这样,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狭窄,反而限制了正 常活动,从而使学习效率降低,不能正常发挥自身的潜能。对教学工作的启示;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容 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该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 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教师招聘保过班,十余年年教学培训经验,带你一起冲刺考点!  线上报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