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进入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体验性阅读。这可从"大纲"与"新课标"之间的变化中得到印证:

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一处也没提到"体验",只在"阅读"第五条中提到了一次"感受"。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感受"一词出现了17次,"体验"一词出现了19次。新课程总目标第七条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让他们读出真切的感受,而不能再用教师的阅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然而,"体验"是内隐的直觉感受,是一种心理过程,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老师们普遍反映缺少操作的策略。

考察"体验"的特点,它的亲历性、形象性、情感性、直觉性、情境性,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展开对话,进人情境,激发他们的直觉感受、情感体验,促使他们还原形象。据此,在教学实践中,中公教师考试网找到了一种颇为有效的策略--以"写"为手段,在"写"中进行体验性阅读。具体尝试了四种做法。

第一种,写出阅读初感。

阅读初感,就是阅读者在没有受外界任何影响的情况下,与文本初次对话时产生的原初感受。虽然这种感受往往是肤浅杂乱的,但它们是阅读者独特的体验,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学生的阅读初感撇在一边,要么直接把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要么把文本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要求学生对文本作一种"照相"式的理解。在"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尝试中,我一改以往的做法。把"写出阅读初感"作为一个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前,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并当场写下感受和疑问。学生原初体验因其个性化而与众不同,众多学生的独特体验集中起来,形成了丰富的感受。摘录部分如下:

生1:这是一篇充满着紫藤萝花的香味的文章,刚听完那优美的课文,我真想再听一遍!

生2:藤萝像瀑布一样,慢慢地流进我的心底,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仿佛我正站在盛开的藤萝前,那种紫色,好像迷雾一般地笼罩着我,使我陶醉不已。

生3:课文给了我一种心灵的震撼,使我在心中涌起了生命的张力。我觉得生命就像花一样,有的开得辉煌灿烂,有的开得伶仃稀零:花的凋谢,就像生命的终结。我还觉得作者的心上有许多焦虑和悲痛,可当她看到紫藤萝花的一刹那,原先的悲痛和焦虑都化为了宁静和喜悦。

学生还提出了许多疑问,如:

生1:"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明明是一朵小小的紫藤萝花并不是船,可为什么说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教师招聘保过班,十余年年教学培训经验,带你一起冲刺考点!  线上报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