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师招聘考试中不可不知的“印象形成效应”
印象形成效应是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知识点,虽然分值不大、难度也不高,但是往往有因掌握的不够准确而失分同学,为了使同学们完全掌握这个知识点,今天中公资深讲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下这个知识点。
一、印象形成概述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施于1946年在印象研究中最先使用。关于印象形成的代表人物之前考查较少,中公资深讲师建议复习备考山东教师招聘的学员记忆一下。
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印象形成效应有: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投射效应等等。
二、印象形成效应的高频考点
(一)刻板效应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的印象即是定型。
刻板印象与定型的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型往往具有负面性质,会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通常会考查对一个群体的社会认知,例如,人们一般认为女生心细、胆小、娇气,男生则胆大、粗心、傲气,考查时通常以此情景属于什么社会认知或印象效应。
(二)晕轮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方面,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 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坏”,就被一种坏的光环笼罩住,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后者是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称扫帚星效应。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严重者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即只要认为某人不错,便认为他所使用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不错。
推荐:
教师编制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教师招聘保过班,十余年年教学培训经验,带你一起冲刺考点!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