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致性表现为:
(1)认识主体具有一致性,认识的主体都是人。
(2)认识的检验标准具有一致性,都要在实践中被检验。
(3)认识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都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感性-理性-实践)
(4)认识结果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认识客观世界,掌握科学真理,最终达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学生的认识过程既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过程具有一致性,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间接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已知的间接知识,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
(2)引导性
学生具有不成熟性,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才能有效地达到认识的目的。
(3)简捷性
通过学习间接知识,可以减少探索的时间,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经过专门设计的、简化的、缩短的认识过程。
(4)概括性
学习的知识是经过概括提炼的认识成果。
(5)高效性
可以减少探索的过程和时间,短时高效地掌握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
(6)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7)实践性
都是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进行的,具有实践的性质。
(8)教育性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9)发展性
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10)认识的有领导性
一般的个体认识活动只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结构,而教学认识由于教师的介入形成了独特的教师领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三体结构。学生的认识活动是通过教师有领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
(11)有序性
即人类的认识过程往往表现出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曲折性,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系是以学科的逻辑性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较强的序列性。
3.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性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
教学过程是以社会交往为背景的。尤其是个体最初的学习与认识,例如对实物及其名词概念的认识就是在交往中发生于发展的。所以,有目的地进行的教学也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并通过社会交往与联系社会生活来增进、活跃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深化与确证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与社会价值。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社会交往与共同生活。
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与运用,常常有意识地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进行问答、讨论、交流、互助,使教学中的认识活动进行得更加生动活泼而有效。
4.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过程。虽然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价值目标的追寻在教学中起着导向与规范作用,体现教学的性质,但是它只有通过并借助于组织好学生的认识及交往活动才能落实与实现,才能把所追寻的价值目标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上,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小试牛刀】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
【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但学生是有意识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又不完全等同于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与概括性、认识的简捷性与高效性、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认识的领导性等。题干的主体性并不能体现出其特殊性,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