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裴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他热爱儿童,对劳动民众非常同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的代表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是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天鹅之歌》等。

一、生平教育活动

1774年裴斯泰洛齐在新庄开办“贫儿之家”,他力图把它办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构,他希望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和农业、手工业技术教育,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以及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他不仅亲自教授基础知识,而且教授和实践生产技艺。在教育史上首次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尝试。最后由于经济困难,孤儿院于1780年被迫停办。

1798年,裴斯泰洛齐被资产阶级新政府派去担任斯坦兹孤儿院的管理和领导工作。他把多年孕育的教育理想在孤儿院进行实验,他的学校教育家庭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心理化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都在斯坦兹孤儿院的教育实验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由于战争的原因,1799年,斯坦兹孤儿院被迫关闭。

1800年,裴斯泰洛齐应朋友的请求到布格多夫城创办一所小学,在此他把全部精力放到初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上,确立了“教育心理化”的思想。这所小学被视作欧洲近代初等学校的开端。1801年,建立了著名的布格多夫学院,在这里他的“教育心理化”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实施并逐步完善。1805年,迁到伊佛东城,建立了伊佛东城学院,1825年停办。

二、论教育的目的

裴斯泰洛齐深受法国启蒙派特别是卢梭的影响,希望改善贫苦人民的生活处境。他认为,穷苦人民的生活之所以贫困,是愚昧无知的结果。因此,他主张教育应成为全民的财富,应让每个人受到教育,裴斯泰洛齐对大多数人根本无权受教育的现象极为不满,对于那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等级教育表示愤慨。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应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本性包括智力、精神和身体三个方面,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他的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按照裴斯泰洛齐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完人”或“真正的人性”。根据上述思想,他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使教育心理学化。

三、论教育心理学化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从历史的继承性来看,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显然是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中引申发展出来的。裴斯泰洛齐在新的历史条件,更加全面发展了“自然适应性”原则,使其更为丰富。

四、爱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认为爱是一种原始的能力,一种基本的感情,它只需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适当的指导、进行适当的训练,就可以发挥其效力。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只要是以爱的思想感情为前提,并把这种爱的情感贯穿始终,那么这种教育一定能够顺利地进行

五、教育必须适应自然

裴斯泰洛齐是卢梭的忠实信徒,他也极力主张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措施必须适应儿童天性的实际,促进儿童天性的不断发展。他说:“只有自然领导吾人不会堕落,不会损失,而达到真理与智慧。”“只有这样,才可能发现通过自然法则本身决定人类教养的形式。”

备考指导:裴斯泰洛齐观点考察频率不是很高,大家在备考的时候能够将其观点进行再认即可。主要备考单选、判断等客观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