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强化是指采取某种措施使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如“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就可以得到一辆小汽车”。在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做完作业就可以打半个小时游戏”。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如“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以后就不用打扫卫生了”。
负强化有两种条件作用类型: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如“讨厌下雨天被雨淋湿,天空开始飘小雨时就赶紧往家跑”。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如“讨厌下雨天被雨淋湿,天空开始出现乌云时就赶紧往家跑”。
惩罚是采取某种措施使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包括正惩罚和负惩罚。
正惩罚(I型惩罚):给予一个厌恶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如“这次考试考不好,以后每天都要学到晚上11点才能睡觉”。
负惩罚(II型惩罚):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如“这次考试考不好,以后就不能玩电脑了”。
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二、做题步骤:一看行为结果,二看措施操作
一看行为概率:增加à强化;减少à惩罚/消退。
二看采取措施:给予刺激à正;撤销刺激à负;无刺激à消退
三、沙场练兵
1.学生违反校规,学校对其进行记过处分。随后学生表现较好,学校决定撤销对其的处分,运用了行为主义的( )。
A.正强化、负强化 B.负强化、正强化
C.正惩罚、负强化 D.正惩罚、负惩罚
答案:C
解析:“学生违反校规,学校对其进行记过处分”,一看行为概率,为了使学生违反校规行为概率降低,属于惩罚,二看采取措施,给予记过处分,属于正惩罚;“学生表现较好,学校决定撤销对其的处分”,一看行为概率,为了使学生表现好的概率增加,属于强化,二看采取措施,撤销处分,属于负强化。
2.胡老师抱怨他们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越来越不像话。对于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理论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给予惩罚 D.消退
答案:A
解析:一看行为概率,学生不良行为增加,属于强化,二看采取措施,对学生大喊大叫,给予刺激,属于正强化。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