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创造性与人类的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伴随个性的成熟和后天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而逐渐展开和发展的。近几年在许多省份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创造性的考点,创造性与年龄有着密切关系,主要如下:

1.婴幼儿时期,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创造性的萌芽产生于婴幼儿时期,刚刚诞生的婴儿就有了一些无条件反射,比如对新异刺激的关注,个体正是通过对这些探究反射的接触和感受,建立了暂时神经系统,进而形成了新的动作技能,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好奇心在婴儿期也已经出现,他们对于周围新奇的食物充满着好奇心,主要是利用手触摸、抓握或者用舌头舔咬事物。

到了幼儿时期,创造性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动作、言语、感知觉和想象等,例如通过了音乐、舞蹈、绘画、游戏等活动表现出来。突出表现在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好奇心更加的明显和强烈,幼儿特别喜欢玩新游戏,接触新事物。

2.小学阶段,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这一阶段,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创造性成分常有复制、模仿的性质,高年级的儿童想象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增强,概括和逻辑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总结小学阶段儿童创造性发展的特点如下:(1)动态性。托兰斯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到成人的大规模的有关创造性的测验中发现,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创造性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会出现动态、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小学一至三年级呈现直线上升,四年级下降,五年级又恢复上升,六年级到初一再次下降。(2)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水平不断发展。对于儿童的作文研究发现,一二年级儿童在描写人物时,必须以具体任务的形象作为支柱;三四年级描写人物时以真实为主,适当地加入修饰、有创造性想象的因素;五六年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他们可以把不同的人物组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人物,甚至增加了其他事物的特征。

3.青少年阶段,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阶段创造性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的创造性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不平衡性。创造性的发展并非是呈现伴随年龄的直线型关系,研究表明青少年创造性的发展带有起伏和波动性的,在整个青少年时期,创造性发展存在着两个低落时期,分别是13岁和17岁。(2)不成熟性。青少年的创造性发展虽然处在急速的增长期,但是由于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且缺乏相应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实际锻炼,创造性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3.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创造性的年龄趋势为,20-40岁创造性发展到达顶峰,中年期是创造性发展的最高峰,40-60岁将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下降的越快。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