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班杜拉在研究动机理论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所谓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通俗一些说就是个体对于自己能不能完成某一件事情自己心里都有点掂量,这就是自我效能感。
我们知道班杜拉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他的一些理论观点受到后来的认知主义的影响。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产生受强化的影响,但是他对强化的解读与传统的行为主义不同。他认为行为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强化,而是由于个体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关系导致个体对于下一步强化产生期望。班杜拉在这里提出了两种“期望”: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就是对于行为结果的推测和期待,如果人们能够预测到某一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而这一结果是他想要的或乐于见到的,那么他就可能会选择实施这一行为。而效能期望指的是个体对于自身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和判断,也就是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做某件事进行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将其称之为“自我效能感”,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做某一件事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会选择实施这一行为。比如,学生相信自己有学好数理化的能力,那么相应的在文理分科的时候就可能会选择理科,并且认真学习。
那么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个方面:
1.直接经验,也就是来自于个体自身的成败经验。当一个人成功的经验多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失败的经验更多的时候自我效能感就会随之降低。当个体不断地成功,就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一般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挫折而降低,而且还能够泛化应用到其他情境中去。
2.替代经验,即来自于榜样的经验。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了成功时,会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例如奇葩说第三季时,邱晨曾说自己之所以会参加奇葩说,是因为第一季时冠军马薇薇表现得太好了,她觉得自己和马薇薇水平差不多,那马薇薇能做到的她应该也可以,因此才去尝试。所以当邱晨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榜样获得了成功时,提高了她的自我效能感,使得她产生了行为的动机,并付诸行动,这就是替代经验的影响。
3.言语说服,就是通过他人所给予的言语信息,例如劝说、建议、鼓励、引导等方式,也能够改变人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在面对一些事情时可能个体本身对自己的能力不够确定,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对其进行言语上的说服鼓励,就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像学生在考试之前或者参加比赛之前,总会有老师或同学对他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加油,从而使学生能够相信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水平的情绪唤起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在比较紧张或令人焦虑的场合下,情绪容易唤起,而紧张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影响人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人越焦虑,对成功的信心就会越低,所以当情绪唤起水平高时,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个体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信心下降。
以上就是关于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一部分在考察时经常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包括单选、多选以及简答题等。下面我们通过两道练习题带着同学们来巩固一下这一知识点
1.【单选】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叫做( )。
A.自我判断感 B.自我价值感 C.自我效能感 D.自我体验感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同学们要准确记忆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做好单选题备考。
2.【单选】西西看到和自己体育成绩差不多的小白在跑步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觉得自己也能够在跑步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于是也报名参加了比赛。影响西西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 )。
A.个体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的唤起
【答案】B。解析: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的唤起。题干中描述的是西西看到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榜样取得了好成绩,于是增强了自我效能感,产生了行为动机,这是由于替代经验的影响,因此B选项正确。
3.【多选】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
A.个体的直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的唤起
【答案】ABCD。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