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在历年的考试中以单选、多选和判断为主,尤其是内发论和外铄论为。现在做个梳理,帮助大家备考。
(一)内发论
1.主要观点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所起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但却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
2.代表人物
(1)孟子, 观点: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弗洛伊德 ,观点: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3)威尔逊,观点:“基因复制 ”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观点:成熟机制 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5)霍尔,观点:“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高尔登,“优生学 ”的代表人;
(7)卢梭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8)柏拉图认为:“观念 ”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3.局限性
内发论忽略了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了环境、人的能动性以及教育等作用。
(二)外铄论
1.主要观点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由于外铄论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才能有效地学习。
2.代表人物
(1)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而起伪”。
(2)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强调教育塑造;
(3)华生,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4)欧文,“性格形成说”,“人的性格不是由他自己形成的,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
3.局限性
外铄论否定了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
例:下列人物中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属于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荀子
B.洛克
C.华生
D.孟子
【答案】ABC。解析:A项中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而起伪”;B项中的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强调教育塑造;C项中的华生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ABC属于典型的外铄论。D项中的孟子提出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属于内发论。故答案选ABC。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