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这一章节,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教育的概念、属性等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考试题型上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考生主要是要以理解的方式进行学习。

1.教育的“词源”

对于教育的“词源”主要以单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有两种问法。其一,最早将“教”和“育”这两个字合起来进行解释的人物是孟子,选自作品《孟子.尽心上》具体的话语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二,最早将“教”和“育”分开进行解释的人物是东汉的许慎,出自于《说文解字》,具体的话语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教育的概念

在了解了教育的“词源”之后,我们来一起学习到底什么是教育。对于教育的界定,分为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广义的概念,我们要注意两个地方。第一个就是“凡是”说明广义的教育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的广泛。其次,要注意广义的教育包含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这里的考查多选题最简单的问法就是问广义的教育包含了哪几种类型,而单选题的考法通常是出示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广大考生去判断这是广义的教育还是狭义的教育。例如:生活的磨难教育了我们就属于社会教育因此属于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从狭义的概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狭义的教育一定是有目的有计划去进行的。

3.教育的属性

对于教育的概念有所了解之后,我们深入的来学习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类。

1.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本质属性的概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去了解每一句话,首先教育是有目的的,因此漫无目的无组织无规划的方式不属于教育;其次,教育一定是人所特有的,动物和机器是不存在教育的;再者,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说明一定是有沟通有交流的,这个过程中说明教育至少包含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种要素。随后我们看中间半句话,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这里就是一个单选题考点常常会问“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这时我们要想到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最后,我们还要知道教育的本质属性也被称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中包含了三个内容。(1)永恒性:指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人在教育在人亡教育亡。(2)历史性:强调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不相同。例如: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体现的就是历史性,强调只有在汉代那个时期才有这个政策别的朝代是不用这个政策的。(3)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包括了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和不平衡性。质的规定性就指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继承性强调的是继承,具体是指教育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例如儒家文化兴起于春秋时期到现在我们依然在宣扬体现的就是历史继承性;不平衡性则是强调教育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非完全同步。

练习题:

1.汉代董仲舒的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了( )。

A.历史继承性 B.不平衡性 C.永恒性 D.历史性

2.“国家灭亡了,教育也会随之灭亡”这句话违背了(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不平衡性 D.历史继承性

3.教育的三要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学校 D.教育影响

答案:1.D;2.A;3.ABD。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