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会考查到谁首次提出了什么概念、谁规范了什么概念,同学们往往容易混淆,那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梳理一下吧。

1.教育

①许慎-第一次提出了“教”和“育”这两个字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简单来说,许慎认为所谓的“教”就是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育”,就是培养后代让他多做好事。由此第一次提出了“教”和“育”这两字。

②孟子-第一次提出教育一词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意思也就是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没有怨恨,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2.教育学

①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培根在1623年所著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中首次指出应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②夸美纽斯-使教育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在1632年所著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③赫尔巴特-使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

赫尔巴特在1806年所著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3.道德

①荀子-首次提出“道德”一词

荀子在《劝学》中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

②孔子-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春秋时期的的孔子最先对教师职业道德作了多方面论述,如:“热爱学生,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耻下问,知过而改”。

4.班级

①埃拉斯谟斯-最早提出班级一词

②夸美纽斯-首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③京师同文馆-我国首次使用班级授课

5.课程

①孔颖达-首次提出了课程一次

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 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主要是一种礼仪活动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

②朱熹-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

③斯宾塞-把“课程”用于教育学科专门用语

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并使其成为教育学科专门用语。

6.终生学习

①耶克斯利-世界上第一本终生教育专著

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的《终生教育》是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

②保罗·朗格朗-使终生教育概念化和体系化

20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生教育》的出版使终生教育概念化和体系化。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标志着终生教育最终形成。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 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 ,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