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核心观点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二、典型代表作

代表作: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三、基本主张

(1)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这种理论在目的范畴内提出了“教学目的或任务”。例如,王策三在《教学论稿》中把我国对“教学目的和任务”的种种表述概括为三句话“:第一,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第三,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关于教学的本质,赫尔巴特学派、苏联教育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以及我国学者都有详细的叙述。例如,上海师范大学编写的《教育学》 中描述知识接受的过程为: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的条件——提供学生必要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巩固学生的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与技巧——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检查。

(3)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这种教学理论在教学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为:①过分地强调以书本知识为主,以讲授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科或分科课程占主导地位;③以学科逻辑来组织教材,强调教材的系统性;④课程的规范程度较高,习惯以教科书为课程的范本。

(4)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理论在教学方法上的主张一直是以讲授法占主导

地位。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它是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