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日内瓦-不莱梅时期,这个阶段赫尔巴特担任着瑞士贵族的家庭教育工作。在这两年里赫尔巴特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在此期间赫尔巴特也受到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使他走上了自己的理论道路。第二个阶段——哥廷根时期,在此期间赫尔巴特在哥廷根大学担任教授,他开始详尽的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也就是在此时,他的“科学教育学”的思想提出。第三阶段——柯尼斯堡时期,赫尔巴特此时担任柯尼斯堡大学的教授。这个时期他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思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经历三个时期,理论体系趋于完善。
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思想具有双重理论体系,即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他认为伦理学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目的,心理学指明了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赫尔巴特的伦理学受到康德的影响,但也与康德不同,赫尔巴特反对先验主义和宿命论。赫尔巴特的伦理学指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心理学基础,赫尔巴特是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并努力把它建成一门学科的思想家。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中的统觉、兴趣和注意等概念。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完整的教育理论。赫尔巴特将对儿童的教育分成了管理、教学和训育(道德教育)。
三、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
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认为人只有认识了道德,才能形成符合规范的道德。赫尔巴特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反过来我不相信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指出教育(即德育)是通过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时德育的基本途径。赫尔巴特的这条原则具体阐明了教学和教育之间的内在和本质的联系。赫尔巴特对于道德的教育选用的方法是“训育”,具体有六种基本的措施:一是维持性的训练,巩固认同在管理所取得的成果,懂得行为界限和权威的重要性;二是起决定作用的训练,“引起学生做出选择”;三是调节的训育,主要作用时说服学生,使他们回忆以往的经历,预言未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四是抑制的训育,让学生保持平静和清晰的头脑,克服狂热的冲动,培养审美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判断;五是道德的训育,以上述四种为基础,向学生说明真理;六是提醒的训育,及时提醒学生,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赫尔巴特的思想及其丰富,在此给大家就上述三个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