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经常涉及到一个知识点就是《学记》当中古语的考查,对于考生而言明白古语的含义是做题的首要环节,以下总结一些《学记》常考古语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备考教师招聘的同学们。

1.考查知识点: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原文:“化民为俗、其必由学”

翻译: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2.考查知识点:启发性原则

原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翻译:要引导学生学,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学,而不要压抑学生的个性,要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不要代替学生下结论。

3.考查知识点:长善救失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翻译: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

4.考查知识点: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原文:“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翻译:给学生讲解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暂时搁置问题也是可以的。

5.考查知识点:讨论法

原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翻译: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6.考查知识点:因材施教原则

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翻译:现在的教师,只知道朗读课文,大量灌输,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他们不考虑学生的内心的要求,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进行教学的办法既不合理,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实际。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