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包括两方面内容: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对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前者主要体现在教育与政治及经济的关系上,首先,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维系政治稳定及良好运行。其次,孔子提出“庶富教”观点,他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发展它的人口,有了众多人口,就要发展经济,使民众富足起来,然后再加强教育。初步意识到教育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此外,孔子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性相近,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不同所致。并且孔子重视早期教育,他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二、教育目标
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贤士和君子。孔子心目中的“士”必须是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成为能弘道、志道、有才能的志士。君子即“君子儒”,是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理想人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己要能修己,对人要能“安人”。
三、道德修养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方法或原则,主要包括: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立志乐道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乐于弘道。自省自克指的是要加强自我反思,能够对内心世界加以“审查”“反观”,进而更加清晰地获得准确认知,以及自我克服障碍与不足,实现正向发展。身体力行强调的是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指的是努力改正缺点,不断发扬优点。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小编微信66746005领取
四、教学思想
《论语》被称为“东方的圣经”,体现了孔子诸多教学思想。
题目练习: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中国古代教育家( )的名言。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思
【答案】A。解析:“其身正,不今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孔子《论语·子路篇》。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当管理者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会遵从。”因此本题选A。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