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7.拉伊《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28.杜威(美国)①《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既生长”“教育既改造”;②提倡以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③提出“做中学”思想;④创办“芝加哥实验”;⑤提出问题解决的“五步骤观点”;

29.凯洛夫(俄国)《教育学》——我国翻译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30.布鲁纳(美国)①《教育过程》——提出“学科结构”和“发现法”思想;②提出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③提出三种不同的认知表征形式: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

④总结知识学习的获得过程包含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知识的评价;⑤在教学中提出了结构教学观、发现法教学模式、螺旋式课程改革模式

31.布鲁姆(美国)①《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基本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②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32.巴班斯基(前苏联)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3.赞可夫(前苏联) “教学与发展”理论;

34.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全面发展理论”;“没有聪明能干的教师,就没有集体。”——说明教师个体劳动的重要性“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 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主体性原理;

35.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36.蔡元培①提出《对应教育方针之意见》,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②“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美德。”

37.陶行知①提出了“生活教育论”,包括“生活既教育”“社会既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部分;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8.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新教育大纲》——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39.“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

40.“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41.李秉德 把我国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有: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②直观感知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③以 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④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⑤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

42.华生(美国)《行为主义》一书中指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环境决定论”;

4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

44.“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45.“当代人本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斯杰

46.“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

47.“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

48.“社会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和布拉梅尔德

49.孔颖达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我国最早“课程”一词的出处;

50.加里宁“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51.伊拉斯谟斯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文艺复兴时期); 52、贝尔、兰卡斯特19世纪初期在英国创立“导生制”,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3.加德纳 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追求教学的“个性化”。

54.桑代克①《教育心理学》——最早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的奠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 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②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观”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观),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总结出学习 的规律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③ 提出“共同要素说” ——技能的迁移理论。

55.泰勒 被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56.詹姆斯《同教师的谈话》——强调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告诉教师:“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必须与心理学所提及的原理相一致”。

57.冯特 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科学的正式创立。58.霍尔①创办了《教育心理学》杂志,在儿童心理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②“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遗传决定论”

59.卡特尔 从心理统计和测量领域开创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60.房东岳1908年翻译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书籍。

61.廖世承1924年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2.潘菽1963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标志着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看了考试真题可能也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小编助您一次通过!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