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实验1:猫开笼取食实验(桑代克)
1.实验过程: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
2.实验结论: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3.考点细数: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三条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需要理解其含义。
实验2:狗进食摇铃实验(巴甫洛夫)
1.实验过程: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2.实验结论: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3.考点细数:理解巴甫洛夫的观点(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泛化和分化)。
实验3:迷箱实验(斯金纳)
1.实验过程: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箱内放进一只白鼠,并设一杠杆或键,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但要无意间触碰到电闸的按键就会被轻微电击。
2.实验结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并强调强化的重要性。
3.考点细数:理解斯金纳的观点(强化、惩罚、消退、程序教学)。
实验4:波波玩偶实验/宝宝实验(班杜拉)
1.实验过程:将幼儿园的宝宝分为三批分别进入一个录像厅观看录像。录像的内容是一个成年人在殴打布娃娃。第一批的宝宝看完录像后得到“GOOD”的强化;第二批宝宝看完后得到“BAD”的强化;第三批宝宝看完没有给任何强化物。之后把三批宝宝均带到有波波玩偶的房间,发现三批宝宝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均不一样。
2.实验结论: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3.考点细数;理解其观点(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实验5:叠箱实验(苛勒)
1.实验过程: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
2.实验结论:提出“完型-顿悟说”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一种构造完形、并突然领悟的过程。
3.考点细数:记忆学习的实质。
实验6:迷宫实验/迷津实验(托尔曼)
1.实验流程:有三组白鼠走迷宫,第一组白鼠到达迷宫终点后给食物奖励,称奖励组;第二组白鼠在到达迷宫终点时不给奖励,称无奖励组;第三组白鼠在到达迷宫终点时,前十天不给奖励,第十一天开始给奖励,称中途奖励组。结果发现,第三组白鼠在第十二天后到达迷宫终点的错误次数少于奖励组,更少于不奖励组。
2.实验结论:当小白鼠已经对迷宫形成一种认知地图的时候再给与强化,其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
3.考点细数:理解认知地图的含义,并记忆学习实质。
实验7:小艾尔伯特实验(华生)
1.实验过程:把艾伯特放在房间的床垫上。实验室白鼠放在靠近艾伯特处,允许他玩弄它。这时,儿童对白鼠并不恐惧。当白鼠在他周围游荡,他开始伸手触摸它。在后来的测试中,当艾伯特触摸白鼠时,华生和雷纳就在艾伯特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响亮的声音。毫不奇怪,在这情况下小艾伯特听到巨大声响后大哭起来,并表现出恐惧。经过几次这样将两个刺激配对,白鼠再次出现在艾伯特面前。这时,他对白鼠出现在房间里感到非常痛苦并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在实验的17天后,当华生将一只(非白色的)兔子带到房间,艾伯特也变得不安。对于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华生戴上有白色棉花胡须的圣诞老人面具出现在他面前,他都显示出相同的反应,不过艾伯特并不惧怕一切有毛发的东西。
2.实验结论:提出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并会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
3.考点细数:理解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理论,记忆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