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考情:遗忘的原因主要以客观题(单选)的形式来考查,需要识记每个理论的主张以及代表人物 ,其中主张是重点内容。
1.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
代表人物:巴浦洛夫
主张:之所以会发生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没有得到强化而自动消退。正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但是课后从不复习巩固,也得不到任何反馈,自然而然知识点就自动遗忘了。
2.干扰抑制说
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主张:遗忘是因为前后学习的知识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分为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内容对后面学习内容的回忆和再认产生干扰。比如学生在先学习完拼音之后再学习英文字母,总是会将字母的读音读成拼音的读音。
倒摄抑制:后面学习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回忆和再认产生干扰。比如有人在学完三轮车之后之前学会的自行车却不会骑了。
在这里有比较贴近的例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常常会说早上和晚上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好,中午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差。为什么会这样呢?结合本知识点可以这么理解:早上学习效果好是因为只受倒摄抑制而无前摄抑制;晚上学习效果好是因为只受前摄抑制而无倒摄抑制;中午学习效果不好是因为既受前摄抑制也受倒摄抑制的干扰。
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另一个知识点:系列位置效应。指的是呈现一组记忆材料之后,最先呈现的和最后呈现的词语记忆效果比较好,中间呈现的词语记忆效果比较差。最先呈现的词语最易回忆称为首因效应,最后呈现的词语最易回忆称为近因效应。那么这个结果用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也可以解释,原理与上面早中晚学习效果一致。
3.同化说
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主张:高级概念代替低级概念,促使低级概念产生遗忘,以此简化知识结构,减轻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正如小学生在解决应用题的时候喜欢分布列式,一点一点解决,上初中之后会学习列方程一步到位。那么出现一道题目既可用列方程解决也可用分布列式解决,我们会选用哪一种呢?显而易见是列方程,因为更方便快捷。也即用高级概念代替低级概念。
4.动机说(压抑说)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主张:遗忘是由于动机和情绪的压抑作用引起的。比如考试的时候太过紧张,导致之前记住的知识点也回忆不起来,这是情绪的压抑作用;或者是某段回忆太痛苦,主观上不想再回忆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性失忆,这是动机的压抑作用。那么一旦压抑作用解除,我们的记忆就可以恢复了。
5.提取失败说
代表人物:图尔文
主张:这种理论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里的记忆内容是不会丢失的,之所以回忆不起来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取线索,就如同去图书馆找书却没有图书编号一样。一旦线索正确我们就可以顺利提取出正确信息了。
跟这个理论联系比较密切的就是舌尖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感觉名字就在嘴边但是就是叫不出来。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