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自我意识部分考频都比较高,且自我意识部分知识比较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对自我意识的知识点进行了如下梳理。
一、内涵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自我意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的我,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察觉,比如自我的性格、能力和行为等;另一个是客体的我,即被察觉到的我,比如“我觉得自己糟糕透了”,这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对自身的察觉。而个体生活中又时刻作为客体被自我和他人所认识,如“我觉得别人都看不起我”。
二、结构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一)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例子:“我是什么类型的人”“我的言语举止是否落落大方”“我的上进心是否很强”等)
(二)自我体验。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例子:“我喜爱自己”“我的社交能力强我很满意”“我成绩不好我很绝望”等)
(三)自我监控。又称自我调节,即属于自己的意志控制,比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追求、自我教育等。(例子:“我要比以前更努力来改变自己”“我要开始减肥,以后少吃东西”“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等)
三、发展阶段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一)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它始于儿童1周岁,到3周岁左右基本成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在行为上表现为追求外表美、对所有物的占有、支配、爱护等。
(二)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发展到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儿童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判断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在行为上表现出追求个人的名誉、地位、和他人进行激烈竞争等。
(三)心理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在行为上追求个人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完善等。
四、易混淆点巧记
(一)单项选择看落点:
1.我认识到我成绩很差。(自我认识)
2.我认识到我成绩很差,我很失落。(自我体验)
3.我认识到我成绩很差,我要好好努力,不玩了。(自我监控)
有的题目并不是只会单独出现一个成分,但是又是单选题,此时应该注重落点在哪里。其实三种成分归根结底都会含有认知因素,但如若考点在于认识,就不会去强调后面的情感体验以及监控,如“我认识到我成绩很差,我很失落。”更加强调失落感,因此属于自我体验。因此单项选择看落点。
(二)儿童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掌握人称代词“我”。(识记)
以上便是有关自我意识发展的归纳总结,在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以上的逻辑梳理来对其知识点进行熟练地把握。
最后,再次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能够有所帮助!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