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历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关于教师劳动的特点这一部分的知识点都是非常重要的,综合以往来看,大体会出现两种题型,单选题、辨析题和简答题。所以关于教师劳动特点这一部分的考点值得各位广大考生重视起来。这里就带着大家梳理清楚有关于教师劳动特点的知识。其中一共包括五大特点,分别是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下面让我们系统的学习其中的内涵。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指的是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指的是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指的是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比如:我们通常情况说的“世上没有同样的人,更没有同样的叶子”。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改进、创新。比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变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老师上课过程中,板书错误被学生指出等这样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体现的就是教师的教育机智。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教师劳动的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这个特点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教师不仅要利用上班时间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还需要利用下班时间去备课、批改作业或进行家访等现象。

2.教师劳动的广延性

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个特点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学生的成长不仅受学校的影响,还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教师不能只在课内、校内发挥影响力,还要走出校门,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比如:不仅教室、学校等场所是教师的工作场所,而且也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参观等场所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比如说:“奥运会运动员在获得冠军后,感谢启蒙教练的栽培”。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比如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教师劳动的间接性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的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比如:社会上的大量人才都是经老师的培养才会成为社会栋梁之才,进而为社会传递财富。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再者,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化也是教师劳动主体性的表现。教师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须为教师自己所掌握,成为教师自己的东西,才能向学生传授。比如:新老师刚入职时,会更多向老教师请教,因为老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育因素。这体现的就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比如: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就是示范性的特点。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所以,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由于学校教育是分段进行的,每一阶段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前一阶段教师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比如:学校中的课堂上的教师只有“一人”,而教师面对的对象又是群体性的。

习题练习:

1.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

A.示范性 B.主体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正确答案:A。

2.教师必须做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这是因为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正确答案:C。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