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4.比率数据

通过比率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不仅有等距单位,也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例如,学生身高、体重。

(二)数据描述

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客观的整理,使其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观察对象的特征。描述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制作统计表

(1)概念:以表格形式整理由测量所获得的数据,用来反映观察对象的性质或特征。

(2)结构四要素:

①标题:统计表内容所描述的对象。

②标目:数据所要说明的项目,分主语和谓语,主语是统计表反映的对象,谓语是说明主语的统计

指标。标目有横标目和纵标目,习惯上把主语放在横标目上,谓语放在纵标目上。

③线条:用来分割标目,放人数据。

④数据:测量所得的数据。

(3)基本结构格式

(4)类型

①单向表:数据所反映的对象以一个维度进行分类。

②双向表:按两个维度对数据反映对象进行分类。

2.制作统计图

(1)概念:以几何图的形式表达统计表中数据的数量关系,优点是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2)类型:条形图、饼状图、直方图、枝叶图、线形图、象形图等。

3.计算统计量

统计量就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包括集中量(算术平均值)、差异量(标准差)、相关量(相关系数)等等。

(1)集中量: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反映了观察到的数值向某一点集中,从而反映出观察对象总体趋向特征。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原始数据计算法、频数分布表计算法、简化值计算法。

(2)差异量: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反映了观察对象总体内部个体间的差异情况,同时也反映了观察对象总体分化的特征。包括金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

(三)数据分析

1.统计推断

(1)概念:根据对样本进行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概括性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度上推测相应的全体特征。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