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5.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职业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师劳动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性
一方面,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学生在性别、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上的 差异,包括性格、个性方面的特点都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 生的智力;既要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又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2)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作出示范,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教师只有 首先把教材中的智慧和情感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才能在教学中感染学生。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道路上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具有神 圣的地位。教师的言论行为、道德品行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直接榜样。
(3)创造性
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创造性地设计教育 方法,对不同学生要因材施教。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改造,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准确、通俗地教给学生。这种创造性 还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这是一种教师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发或偶发事件的特殊能力,特别是教师面对临时突发的意外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 施的能力。
(4)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人的成长是自然发育和社会化的统一过程,受教育者的身 心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知识的掌握需要长期积累,技能、技巧也需反复练习才能形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培养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 此,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周期长、见效慢,教师的教育影响不能马上就显露出来。教师劳动的效果只能在学生未来发展的成就上体现出来,教育的成效最终要在学 生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后才能得到检验。
(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教师的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每一位 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知识、才能、品德、智慧去影响学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即教师的劳动从劳动手段角度讲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 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任何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不仅仅是不同科目、不同年龄阶段许多教师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 生本人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 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6.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素养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地位及其职能等决定的。具体来说,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