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始龀
在古代,人们把男孩八岁称为始龀,也叫龆年,龀和龆的左边偏旁皆是牙齿的齿。《说文》中有这样的记载:“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龀,毁齿也”,大意是说,古代男孩八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八岁的时候开始换牙。龀,就指的是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所以在题干中出现脱去乳牙,长出恒牙的表述,可以匹配始龀或者龆年。
二、束发之年
古人束发之年是指男孩15岁,这时男孩要把原来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清朝以前汉族男孩都是15岁时束发为髻。在古代,男孩到了束发之年,就象征着可以上大学读书了,也就是说,不再是孩童,即束发入学。明代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有写到,“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意思是说,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可见,束发之年就指的是男子15岁。因此在题干中若出现古代男子15岁的时候,就可以匹配束发之年了。
三、弱冠之年
古装剧里经常会出现弱冠之年或是行弱冠礼。在封建社会,男女都要蓄留长发,到了一定的年龄,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礼记·曲礼上》有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男子在20岁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唐代《孔颖达·正义》里又有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大意是说,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要参加加冠礼,预示自己已经成年。但是,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身体尚未发育强壮,所以称之为“弱冠”,表年少之意。所以,后人就用“弱冠”来指代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弱冠之年”也成了男子二十岁的代称。因此,在题干中如果出现弱冠之年,就要匹配古代男子20岁。
四、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也被称为不惑之年,它们皆出自孔子的《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所以,而立之年就是指男子三十岁,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而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因此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要做好30岁与而立之年的匹配对应。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