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攻击性行为是指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频繁,因此,如何减少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培养其亲社会行为,是教育者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那么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也是幼儿教师资格和招聘笔试和面试的考察重点之一。
有关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讲义上出现了4点,分别是1、父母的惩罚;2、榜样;3、强化;4、挫折。这几个因素,都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有明显影响,但由于讲义考试取向的,非常精炼。通过查找资料,现将部分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整理如下,作为知识拓展,希望在思路方面能有帮助。
一、生理学观点(可总结为性别、气质类型)
人类攻击性的生理基础,研究者主要从激素、遗传基因、染色体等生物学因素方面进行阐述。研究者发现,攻击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关,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具有更强的攻击性。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100多项研究报告都认为,男性无论在身体上,还是言语上都比女性更有攻击性,这种差异甚至在2岁多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遗传基因也影响攻击行为,比如胆汁质气质的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二、社会学习理论(对应讲义中榜样、强化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中的部分)
班杜拉认为:“攻击是一个具有多种决定因素并服务于多种目的的多面现象。”攻击行为的过程与其他外显行为的学习、操作和保持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攻击行为的获得和保持也有三种机制:
(1)外部强化。攻击行为获得的外部强化通常包括三类。一是实物奖赏、二是社会性奖赏、三是痛苦遭遇的排除。
(2)替代性强化。个体的很多社会行为,特别是攻击行为,可能都不是通过直接强化获得和保持的,而更多的是依靠替代性强化。这种替代性强化来自三方面的榜样影响。一是家庭、二是亚文化、三是符号性榜样,如大众传媒的替代性榜样。
(3)自我强化。个体的行为并不是只取决于外部的强化和替代性的强化,因为个体不是外部影响力的被动反应者,人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调节等能力,能主动地对自我行为施加影响。
三、挫折-攻击理论(对应讲义中挫折、父母教养方式中的部分)
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曾经提出挫折与攻击相联系的基本思想。30年代末,米勒与多拉德以实验为基础,在《挫折与攻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挫折—攻击假说:“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预先假定了挫折的存在,反过来,挫折的存在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挫折意指阻碍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任何条件,攻击行为的目的则在于以各种形式的破坏清除挫折的体验。如果直接的攻击有可能带来消极的后果,那么攻击的诱发力可能表现在其他客体上,这一现象也称作为“攻击的转移”,攻击的转移也就是把攻击和矛头不是指向挫折的直接根源,而是指向某种其他的、通常是“无关的”对象。
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挫折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多拉德等人还提出,直接的身体和语言攻击是最常见的攻击形式,当直接攻击受到阻碍或抑制时,个体也可能采取其他形式的攻击,比如散布流言蜚语等。这种替代性攻击不仅发生在攻击的形式上,而且还可能发生在攻击的对象上。比如,当挫折的来源即攻击的对象不在身边或害怕攻击之后自己会受到惩罚时,个体会替代性地攻击其他目标。后人在此研究基础上认为:挫折引起的只是一种攻击准备状态,是攻击行为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