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课程内容,也称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或课程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一直以来,该处都是令各考生最为头疼的篇目之一,特别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之间的种种联系、种种区分,更是一大难点。因此,今天就带着各位考生来细致了解下相关内容。
课程计划,又可称为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课程计划的管理对象主要是针对学校,较为宏观,抽象。它具体规定了某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即回答要上什么课?课程的顺序如何安排?每门课程总共多少课时?等问题,并最终形成年编表和周课程表。其中,课程设计也就是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在课程计划的指导下,形成课程标准的制定。因此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课程标准,也成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由此可以得知,课程标准的规定对象是某门学科,例如语文有语文课程标准,数学有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对一门学科的性质、理念进行归纳,形成该学科总体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并对每个目标的实现进行了细致阐述、提供建议,最后对特殊概念名词进行解释,或提供可供效仿的教学案例。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为核心内容。
课程标准由于更加具体,更利于调控,因此被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并能够帮助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它的地位之广,几乎所有的教学方面都会受到其影响。
在了解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含义以及地位后,可以做出以下区分:一是两者针对对象不同,课程计划更为宏观,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指导;而课程标准更加具体,针对某门学科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指导。二是二者地位不同,课程标准地位更丰富,对于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各方面起到直接作用,但课程计划仅仅只对学校教育教学起到影响,并直接作用于课程标准。
课程设计的第三个层次是教材,也可称为教科书。它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以上,就是关于课程内容的全部学习。
【练习题】
1.( )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设计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大纲
1.【答案】B。解析: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核心是( )。
A.课程目标 B.课程设置 C.内容标准 D.学科顺序
2.【答案】A。解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标准的核心。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