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学习的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部分的一个重点知识,关于学习理论这一部分可能是很多小伙伴在学习当中比较头疼的一部分内容了,涉及到众多的人物观点以及需要我们对其观点可以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重点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观点被称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经典实验叫做迷箱实验,由此提出了学习实际上是行为概率的变化,而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到强化规律的制约。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一下强化规律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强化,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其中正强化强调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强调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如考试得到了好成绩而受到了奖励,就是一种正强化;因为成绩进步而取消处分就是一种负强化。

在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即用常考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当你写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当你完成工作就可以玩电脑游戏”等等。

其次就是消退,消退的含义很简单,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也就是说当不出现强化也不出现惩罚,不理不睬时,行为概率就会降低,因此消退是能够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式。如当小朋友不断哭闹要求买玩具时,妈妈对他不理不睬径直走掉,那小朋友也会停止哭闹。

最后是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其实惩罚在这里了也可以出现两种形式,一种也就是呈现厌恶的刺激来减少行为概率,如违反纪律后收到惩罚,一种也就是撤销愉快的刺激,如考试不及格,爸爸惩罚小明一个月不可以玩电脑。惩罚也是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有效方式,但在运用时必须谨慎,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那么为了检测大家有没有掌握这部分的内容,我们来小试牛刀。

1.有些学生认为如果少唠叨一点,或者学校少一点讨厌的考试,他们会更乐意学习,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间歇强化 D.消退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强化理论。题干中强调少唠叨一点,少一点讨厌的考试,是强调减少厌恶的刺激,是一种负强化,故答案选择B。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