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与能力》近几次考试可发现,学习理论是一个重点考点,而行为主义学派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又是重点中的重点,虽然在考试中大多以单选题的形式来考察,但由于此考点难度较大,同学们很容易混淆,所以这里就在多个方面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做一个比较,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区分。

比较类别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代表理论

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的完型一顿悟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经典实验

试误(猫)、经典条件反射(狗)、操作性条件反射(鼠)、观察学习(人)

顿悟(猩猩)、潜伏学习(鼠)

研究主题

可以观察和改变的外在行为

学习时,头脑里的认知过程

研究范式

进行动物实验,并将结果推到人类,抹杀了人与动物学习机制的本质区别

多数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习

学习实质

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变

动力

重视外在强化

重视内在动机

主张

通过外部情境的控制,来塑造或者改变行为

激发人学习积极性

理论应用

行为矫正、程序教学、学习策略的教学

认知发现学习、认知接受学习、认知指导学习

小试牛刀:

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张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    )。

A.人本主义学习观

B.行为主文学习观

C.认知主义学习观

D.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外部情境的控制,来塑造或者改变行为,更加重视外部强化,而题干中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通过外在的强化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故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