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如何选取教学原则和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课堂外,对于学生的表现,也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在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呢?涉及到的问题就是教学评价。

一、考情

教学评价这部分内容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以往的考试主要是以单选题的形式来出现,尤其是给出一个例子去推断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教学评价。其中,16年上半年和18年下半年都以例子反选的形式来考察的。当然,这部分内容也可以考察概念反选、特点反选以及辨析题。因此,需要同学们掌握每一种分类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区分。本次主要讲解前两种分类。

二、知识点讲解

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也就是说,通过一次评价,教师是为了干什么?大家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涯想一想?有的是为了看看最近学习的内容有没有掌握,有的是看看自己的基础是什么样子。所以就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其中的关键词,“学期开始”、“单元开始时”,是为了干什么呢?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准备状况。也就是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的准备时什么样的。例如,老师采取摸底考试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基础,就是属于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关键词是,教学过程中。例如,老师在讲完一部分内容后,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随堂提问,其实就属于一种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关键词为课程结束时,例如期末考试,我们都知道期末考试是为了检查自己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的状况是如何的。

第二种类型,是教师在给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和什么样的标准进行比较,即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关键词语为“相对位置”,例如教师招聘考试在某些县城来讲,会发现教招考试教综考120分已经算很好了,但是在市区、乃至厦门地区,分数120分并不能算是高分,这其实就是一种相对性评价,是有着相对的标准,是和别人进行的比较。与更优秀的人相比,就不如人家,与不优秀的人相比,还算是不错的。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例如大学期末考试,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固定的合格线,多少呢?民间流传的一句话“60分万岁”,是有着客观的标准,我们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有个固定的标准放在那儿。

总的可以发现,相对性评价是与别人进行比较,而绝对性评价是和客观的标准进行的比较。考试中要能够区分,作为单选题去备考,当然如果刻意在这一块出题,也可以去辨析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相关考题

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教学评价类型的理解。按照评价的标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决定性评价和个体差异内评价。按照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A项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B项绝对性评价是指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将评价结果与评价的客观标准相比较,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C项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的终结时,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的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考试及成绩的全面评定;

D项相对性评价是指运用常模参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的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判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题干中所体现的也是相对性评价,故答案选D。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