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资中学科目二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点,其中教育学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以识记为主,而心理学的知识点则需要同学们重点进行理解,理解了我们就能够应对单选题和辨析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心理学中的注意这个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先理解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对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特点。其次,我们需要理解注意的四个品质,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四个: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现在我们就来一一学习一下。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或瞬间被人的意识清楚的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的多少,数量越多说明注意的范围越大。即注意的范围。例如: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说明有的人注意的范围比较广,那么就有的人注意范围会比较小。因此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如果题干中出现“数量”或“瞬时”这类的词时,就要注意看是不是注意的范围或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例如:小红同学能够认认真真的看书一个小时,小花只能看15分钟,这也就说明小红比小花注意的稳定性要强。但是人的注意是不能够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会出现周期性的起伏,起伏的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那还有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分心。这种注意的分散或分心是被动产生的,而不是主动产生的。例如:上课的时候由于被外面的鸟叫声所吸引而分心或跑神,这便是分心。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注意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对象和活动,并且这两个活动一定是高度熟练的。例如: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一边聊天,一边织围巾等。在题干中如果出现“一边……一边……”等这样的词汇,要注意判断是不是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另一个对象上。说明转移是主动发生的,而不是被动产生的。例如:写完作业后,开始练习钢琴;上完英语课后,上美术课。
根据以上的讲解,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
例:有的学生看书时“一目十行”,有的学生一次只能读一句话,这反映了( )的差异。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答案】A。解析: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把握的数量的多少,在题干中强调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掌握的数量多,有的学生掌握的数量少,都强调了在同一时间掌握数量的多少,故本题选A。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