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皮亚杰认识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的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这个考点出题频率比较高,基本是逢考试必出题。考生也总是在前运算、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容易混淆。今天就具体来辨析一下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论,书上是大概阶段的概括,下面我们来详细的剖析每个阶段。

先看看什么是运算?运算是动作,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以运算为标志,儿童智力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前运算时期和运算时期,继之又可将前者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和表象阶段;后者区分为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发展的阶段性,皮亚杰概括三个特点:第一,阶段出现是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它们经历不变的,恒常的顺序,并且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的顺序,因而阶段具有普通性。任何一个特定阶段的出现不取决于年龄而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皮亚杰在具体描述阶段时附上了大概的年龄只是为了表示各阶段可能出现的年龄范围,事实上由于社会文化不同,可文化相同但教育不同,各阶段出现的平均年龄有很大的差别。第二,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别点,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第三,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新系统。每阶段的结构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它不是无关特性的并列和混合。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取代。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

自出生至2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一阶段的婴儿形成了动作格式的认知结构。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根据不同的特点再分为六个阶段。从刚出生婴儿仅有的诸如吸允、哭叫、视听等反射性动作开始,随着大脑及机体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到此阶段结束时,婴儿渐渐形成了随意有组织的活动。下面简介六个分阶段。

第一分阶段(出生到一个月)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允反射,哭叫等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得到协调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婴儿在适应环境中智力增长,他愿意吸省力的奶瓶,而不愿意吸费力的母乳。

第二分阶段(习惯动作和知觉形成时期1—4个月)在先天反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婴儿渐将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成新的习惯。例如婴儿偶然有了一个新动作,便一再重复。

第三分阶段(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月—9月)婴儿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以后婴儿经常用手摸,摆弄周围物体,这样一来婴儿活动便不再限于主体本身,而开始涉及对物体的影响,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而行使的动作。

第四分阶段(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协调期,9—12月)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婴儿动作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动作格式被当做手段使用。如儿童拉成人的手去够他够不到的东西。儿童的行动开始符合智慧活动的要求。

第五分阶段(感知动作智慧时期,12—18月)这一时期儿童能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发现新方法达到目的。儿童偶然发现某一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他将不只是重复以往的动作,而是试图在重复中作出一些改变,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例如,婴儿够不到父母不在身边,他尝试用枕头够。

第六分阶段(智慧综合时期18—24个月)这个时期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求找到新方法,即在头脑中有“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方法,这时期他表象能力还差,必须借助外部的动作来表示。标志着儿童智力已从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