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同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是我们辽宁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理论需要重点准备的考点。一般来说,题型多为客观题,考察方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单选主要的考察方式是例子的反选。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源于一个经典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即:班杜拉让3~6岁之间的72名幼儿参与实验,在实验前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每组为24人。

分组后每个儿童都被分别带到一间房间里观看不同的实验情境:

实验组一: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用锤子敲,以及把玩偶抛到空中,嘴里发出“砰、嘣”的声音。

实验组二: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安静地摆弄玩具,完全忽视波波玩偶。

对照组:24名儿童在房间中时,成人完全不出现。

在观看了榜样行为后, 班杜拉为参与实验的儿童设置了与视频中一样的情境,并观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实验结果发现观看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一中的儿童,模仿性暴力行为的水平远远高于观看非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二以及对照组。实验表明,儿童的学习并非是简单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有头脑的参与,儿童通过观看榜样的行为,也能够学会相应的行为。同时,依据这个实验班杜拉得到了著名的观察学习

在这里,大家需要掌握几个概念:

第一,直接的观察学习:指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比如,幼儿模仿成人走路的样子,就是直接把看到的榜样的简单动作直接模仿出来。

第二,抽象的观察学习: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比如,儿童看了《亮剑》电视剧后就能在学校中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此种行为与剧中攻击行为并非完全一模一样,但内部的机制和原理却是相同的。

第三,创造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儿童观察了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的不同行为特点,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这种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学习就是创造性的观察学习

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儿童看暴力电影习得了一般的攻击性态度属于( )。

A.直接的观察学习 B.抽象性观察学习

C.惩罚 D.创造性观察学习

答案B:解析:看暴力电影习得攻击性的态度,属于从观察中获得了某样规则和原理,故是抽象性观察学习,所以选B。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