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加涅吸纳了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认知学习理论,形成的自己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并对学习按照学习结果和学习水平进行了分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考查客观题,需要我们理解每种类型的含义及例子。

(一)按照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即以语言信息传递学习的结果,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一般表现为:

(1)符号类知识,比如人名、地名、地理名称、数学符号等,陕西的简称“陕”、“×”代表乘号等;

(2)事实类信息,比如2008年奥运会是在北京举办的;

(3)有组织的整体性知识,比如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智慧技能:是指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1)辨别:是指区别两者的差异,如戊、戌、戍笔画的关键部分;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2)概念:对同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掌握。比如香蕉、菠萝、芒果——水果;花、草、树——植物。

(3)规则:是指了解自然学科中各种定律或者定理的学习,比如学会勾股定理,功=力×距离;三角形全等的原理等。

(4)高级规则:就是用规则或者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复杂程度高,把学到的规则应用于新情景,实践解决问题。比如几何图形的求证需要很多规则的组合,如何把钝角三角形变成直角三角形。

3、认知策略:管理自身学习过程的才能;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比如学生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等。

4、态度:是指通过学习,个人对某些事物、人物或者事件所采取的行动。比如上甘岭战役——对革命先烈产生敬佩之情,立志学好本领,成为有用人才。

5、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很难用言语表达,靠肌肉和骨骼动作解决问题。比如跑步、体操、游泳、写字等。

(二)按照学习水平分类

1、信号学习:是指根据刺激信号做出反应,相当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如打了上课铃,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2、刺激--反应学习: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的联结,相当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如把垃圾扔进的垃圾桶,得到了表扬,形成了把垃圾随手扔进垃圾桶的行为。

3、连锁学习:指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相当于行为塑造。如学习游泳划水、蹬腿、呼吸;学习篮球运球、投篮、防守等。

4、言语联想学习:其实质是连锁学习,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连接,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5、辨别学习: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辨别,如对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分别作出不同的反应,也包括复杂的多重辨别,如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作出正确的反应。

6、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如圆的概念和质量的概念的学习。

7、规则的学习:亦称原理学习,指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如数学定律、化学方程式等。

8、解决问题的学习: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指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