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观点。历年教师招聘笔试中,观察学习也是重要的备考点之一。这个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以理解性识记为主。今天带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观察学习的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学习有时也被称为社会学习或替代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班杜拉说:“很多社会学习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实际表现及其带来的相应后果而获得的。”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成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学习子过程。他详细分析了观察学习的这四个子过程。

第一: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是指学习者对被观察的对象的特征有选择的观察。注意是观察学习发生的前提条件。被示范的对象或活动的特征和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共同影响选择注意的效果。例如,动画片突出了人物的特征,易被幼儿和小学生注意;文字描述的内容只能被有文化的年龄较大的学习者注意。

第二: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是指将观察到的信息转化为符号的形式并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班杜拉说:“符号化这一高级能力使人类能通过观察学习大多数行为。”班杜拉同意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人们通常对被观察到的信息进行两种编码:一是形象编码,二是语义编码。例如,人们在学习打太极拳时,一方面仔细观看示范动作,动作表象被贮存在长时记忆中,另一方面为了帮助记忆,还给动作起一些名字,如“金鸡独立”、“白鹤亮翅”等。由动作表象可以联想到动作名称;由动作名称也可以联想到动作表象,从而增强被观察到的信息的保持。班杜拉的实验表明,“将被示范的活动转化为简明的言语编码或逼真的表象的观察者与那些仅简单观察或观察时心不在焉的观察者相比,能更好地保持行为。”班杜拉认为,可以通过认知复述和动作演练两种形式促进保持。认知复述与心理练习同义,指在思想上想象动作的正确执行步骤,而不必进行实际的动作演练。

第三:生成过程

生成过程指将符号化的内容转化为相应的行为。班杜拉说:“通过观察被示范的行为,人们在观念上获知了各组成动作应该怎样结合以及怎样按时间顺序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换句话说,被示范的行为在被执行之前大部分是以一个符号形式的整体而被习得的。反应生成主要是一个‘观念—匹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演练获得的知觉反馈与观念相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信息,调整行为,使观念和行动之间逐渐实现一一对应。”

第四:动机过程

社会认知论区分了学习和行为表现。该理论认为,人们并不把自己习得的东西全部表现出来。当被习得的行为没有什么功能性价值或带有受到惩罚的危险时,学习与行为表现不一致是常有的情形。当提供诱因时,先前习得但未表现出来的行为可以迅速转化为行动。请读者注意以上四个学习子过程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例如,动机过程可能贯穿全部观察学习过程中。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