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需要区分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本能,比如:见风流泪、婴儿吸吮、尝梅生津、
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后天学习的。那在条件反射当中,我们还需掌握两个系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
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人和动物都有的,物理性条件刺激(声、光、电、味),比如:狗听到名字就会跑过来、风声鹤唳、望梅生津等
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人所独有的,与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包括口头语言(谈虎色变;谈到考试就焦虑);书面语言(画饼充饥;看到红灯停等交通标志);肢体语言(交警的手势)等,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才有。
综上可知,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是呈现具体的刺激,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肢体语言等。例如,人看到红灯停,并不是看到具体的刺激,而是把“红灯”赋予了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比如,铃声与食物相结合,狗学会只有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
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例如,只摇铃不给它食物,慢慢地狗就不会分泌唾液。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
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即不能区分相似刺激,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能区分相似刺激,比如能区分形近字,外国人能区分“银行”和“很行”。
以上就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重要需要区分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以及刺激的泛化和分化。
最后,给大家出两道题,来巩固一下这一知识点:
1.(单选)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见风流泪 D.尝梅生津
【答案】B。解析: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谈梅生津是指以语言为中介引起的条件发射,故此题选B。
2.(单选)小红到医院打针以后,再以后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分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
【答案】B。解析:小红对穿白大褂的人都感到害怕,说明小红分不清楚医生和穿白大褂的人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对相似性事物(白大褂)做出同样的反应(感到害怕),所以是刺激的泛化,故选B。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