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为了参加教招考试进行过教育基础知识学习的同学,可能曾经遇到过这样一道题,颇感困惑:“条条大路通罗马”体现的是聚合思维还是发散思维?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清楚二者的含义。
让我们先来看看权威教材怎么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聚合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式思维。在开始进行这种思维时,思维者并不知道这个答案,但通常人们是知道这个答案或赞同这个答案的。因此,聚合式思维不过是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找出人们已知的一个答案。
发散式思维。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只有存在着几种解决方案,或即令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没有人知道,或不是人们都同意这是最好的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发散式思维。在发散式思维话动中,我们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探索着好几个可能的答案,同时又很难肯定其中哪一个答案是“最正确的”。
——以上来自黄希庭的《心理学导论》,432-433页
再看另一个:
辐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例如,甲>丙,甲<乙,乙>丙,乙<丁,其结果必然是丙<丁。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例如,如何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回答这样的问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思考,想出诸如增加植被、减少环境污染、教育市民爱护环境等措施。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说。但究竟哪种答案最好,则需要经过检验。
——以上来自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2001,245页
关于二者的定义,很多专业教材都有呈现,小编仅挑两本教材举例,不全部展示了。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如果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唯一确定的一个,则运用的是聚合思维;而如果面对问题,能想出多种解决方案,则是发散思维。正是这点,也是困扰同学们进行选择之处。
“条条大路通罗马”,结果只有一个,是“罗马”呀,因此理应是聚合思维。但是同学,我们仔细在想一想,这句俗语中的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罗马”还是“如何到达罗马”?
很显然,“罗马”不能称之为一个问题,它只是一个名词,问题应是“如何到达罗马”。那么关于“如何到达罗马”,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条条大路”,也就是多种解决方案,并不唯一。所以,这运用的是什么思维呢?
很好,就是发散思维。事情到此,我们并没有结束。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思路?因为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运用了“感性思维”后,没有进行“理性思维”深入分析。即我们只从视觉上看见“罗马”在句子最结尾,就认为是“结论”,而没有再去深入剖析一下“条条大路”才是,而这是运用感官是不能获得的,需要运用理性思维。
相信读到这里,同学们不仅清楚了知识点,还学到了今后思考问题的方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